发布时间:2019-05-06阅读数(1451)
对于所有的拍摄者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拍照,究竟是为谁而拍?
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是为自己而拍,当然了,自己拍下的照片,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观众当然是自己,可是在被社交网络操控下充满「赞」的现在,难道就不想让自己拍下的照片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转评赞,收获更多的赞美之词。
虽然转评赞和为自己拍照本身并不冲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追求转评赞的同时,我们也在根据得到的反馈改变着我们的内容,研究网络上那些通用的套路。什么样的照片更吸引人,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拍出同样的类型,而忘了最初自己想要拍下什么样的画面。
就像前段时间很有名的 ins 账号 Insta_repeat 就专门搜集那些著名网红摄影师的点赞量超高的照片,发现其实很多照片都在用同样的套路,第一个是谁用的早已经无从查考,但是能够确定的是,一张照片成为了网红照,就会吸引无数的人来模仿。
image via Insta Repeat
每位拍摄者当然都希望自己拍下的照片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但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拍摄题材都这么受欢迎,有些题材的确是先天自带流量的,就像星空照,就像风景照,就像照片里的好看的姑娘,这些赏心悦目的照片只要存在就足以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喜欢那些自己接触不到的美好,而不会去在意照片里那些平淡的日常。
而有些照片,就是属于流量欠费了,就像街头摄影。可能是因为现代拍摄器材的普及,大多数人都能轻松的随手拍,越来越多的「不那么好看」的影像让人们对街头摄影形成了一种天然过滤。其实只是因为和其他摄影形式而言,街头摄影重点在于内容而非形式。只不过,快餐时代,很少有人会去用心的阅读照片里的内容了。
形式和内容共同支撑起了一张照片,形式可以让一张照片看起来更好看,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看者。而内容却是照片的意义,只不过,这个意义并不对任何人都有用,至少对于观看者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拍摄者拍下这个画面本身的意图。
想要让所有人都获得和拍摄者本身对于照片共同的情绪体验是很难的,因为观看照片的角色伦理难以确立,人们很难跳脱出自己的直观感,放下自己的背景和先天成见去阅读照片,而更多则是从熟悉的背景和风格去接受画面。
只为自己拍照的街头摄影师里,最极端的例子就是 Vivian Maier 了,如果不是因为她的胶卷被发现,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用手中的相机默默的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她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来拍照,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照片是否会被别人喜欢。在她的生活里,只有工作,和那台 Rolleiflex 陪伴着她,记录这个世界是她日常的消遣,却带给我们无数的宝藏。
有可能,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 Vivian Maier 这样的人,他们拍下了无数的照片,却从未分享,只是有些照片现在可能还静静躺在某个角落等待人们的发现,而有些照片,因为各种原因,和那些为自己拍照的人一样,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虽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时代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那个年代可以默默的做一件事而不会被人发现的话,在今天可能会很难。尤其是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一代,几乎不可能不接触社交网络。在今天的数字世界里,创造一张图像是多么的简单,只需要打开 app,用手指轻轻敲一下,就能够拍下一张照片。简单处理之后就能够用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社交网络与全世界的人分享。当然,有多少人能看到你拍下来的照片还取决于你在社交网络上的能量。
而当我们公开分享我们拍下的照片,潜意识里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一种验证,一种肯定,我们希望看到这张照片的人们认为这张照片和我们自己认为的一样好,我们希望所有的观看者都能够取得和我们一样的共情,否则我们也不会去公开分享这张照片了。
这当然没有错。肯定和赞美是一剂催化剂,会激起我们大脑中的化学反应,不但感觉良好,而且令人上瘾。不然也不会有人发完照片以后就不断的刷新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而且这会影响我们的拍摄方式,因为反复实验后我们会知道自己拍下的哪种类型的照片会更讨人喜欢,哪种类型的照片收到的反馈很少甚至没有反馈。在以后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此调整我们的拍摄类型。
当然,影响我们拍摄的因素有很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另外,受他人影响也并不是坏事,我们越乐于分享接受反馈,我们就能够学到越多,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得到真正的进步。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们分享的照片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为所有人拍照,这当然包括我们自己。